2021-09-24 10:27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黨文婷 嚴圣禾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伴隨著香港回歸祖國,銀都機構通過優秀的影片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繁榮與發展,為香港市民打開了一扇認識祖國,了解內地民生、經濟、社會發展的窗口,也為促進香港和內...
今年的中秋月圓之夜,一場萬眾矚目的《灣區升明月——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會聚了200多位兩岸三地的影視明星,唱響一首首經典歌曲,將兩岸聯誼、闔家團圓的氣氛通過電視、全網直播帶給海內外的華人觀眾。這場盛大晚會的主辦方之一便是綜合性大型骨干文化央企——紫荊文化集團。
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期間,這家立足香港、深耕大灣區的文化企業首次整體公開亮相,攜直屬企業組團參展,用優質的文化內容和創新的文化產品連接港澳、溝通海外,充分展現文化是根、文化是魂的主題,展示了新時代中華文化的生命力。
世紀書香銘刻時光
當觀眾走進紫荊文化集團的展廳,恢宏的設計以“南方暖 嘉木生”為主題,據此展開相互關聯的四大板塊——“根·系”“葉·脈”“枝·榮”“木·秀”,借助樹木的生長這一形象,突出“時態”的概念,借此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展示紫荊文化集團誕生、發展、壯大的過程。
觀眾首先看到的是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的歷史。從香港商務印書館1914年開業算起,聯合出版集團已走過逾一百年的光輝歷程。百年歲月,見證聯合出版集團的誕生、發展、壯大的歷程;百年形象,張揚“以文化人、以書立社”的理想,聯合出版集團發揮其特色優勢,出版發行了一系列優秀文明成果,是近代中國出版歷史的見證者,是百年香港文化發展的引領者,也是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踐行者。
這次,聯合出版集團也帶來了重要新品,即目前香港中小學生正在學習的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等科目的教材。展廳現場還擺放了紫荊雜志社出版發行的面向香港中小學生的《知識》雜志,以及《知識》雜志推出的《百年歷史·當代中國》特刊。
9月23日上午,展廳現場嘉賓和香港黃楚標學校的學生們進行了視頻連線,同學們分享了他們學習上述書籍刊物的體會。
七十余載光影斑斕
沿著時間脈絡向前參觀,躍入眼簾的是經過了高清修復的電影《少林寺》中《牧羊曲》的片段。今年恰逢《少林寺》這部經典電影上映40周年,這正是銀都機構打造的佳作。七十年來,銀都機構拍攝了大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電影,其中,《少林寺》《三笑》《屈原》《畫皮》《西楚霸王》久負盛名,周潤發、鐘楚紅、張曼玉、李連杰、杜琪峰、徐克、許鞍華、鮑德熹等人都成為當今香港電影的中堅力量,很多人至今活躍在業界一線,展現出香港電影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與傳承力。
伴隨著香港回歸祖國,銀都機構通過優秀的影片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繁榮與發展,為香港市民打開了一扇認識祖國,了解內地民生、經濟、社會發展的窗口,也為促進香港和內地電影人的交流提供了機會和平臺。據了解,為慶祝2022年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紫荊文化集團目前正在制作電視劇《獅子山下·情》,講述兩代人在“獅子山下”不懈打拼,見證香港滄海桑田光輝變遷的故事,通過樸素、溫情的講述方式和打動人心的勵志故事,弘揚和傳承激勵了一代代香港人的“獅子山精神”。
科技創新多元呈現
科技元素也是本次紫荊文化集團參展的一大亮點,例如展廳中的沉浸式全景數字體驗技術,讓優秀的演出、典藏畫作都能夠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展現給觀眾。
“一方面是由于疫情,線下的演藝活動很受影響,另一方面是我們企業的館藏文物非常的豐富、珍貴,因此我們想通過線上的方式,讓更多愛好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人能夠深入了解這些藝術精品。”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穎琳說,此外,展板在設計上加入了新技術手段,采用了多塊最新型的透明OLED屏幕,具有高透光率的特性,用極具未來感和科技感的方式呈現集團旗下的新媒體矩陣。
“紫荊璀璨,香江潮涌!紫荊文化集團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發掘拓展境內外優質文化資源,打造業務布局完整、管理體系完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較強,影響力覆蓋港澳臺和東南亞、輻射全球的文化旗艦,為繁榮粵港澳文化市場、促進港澳地區與內地文化交流合作、傳播中華優秀文化作出積極貢獻。”紫荊文化集團總經理文宏武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