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公告,改變了兩個局面。螞蟻金服5月3日宣布,余額寶分別接入博時、中歐基金公司旗下各一只貨幣基金產品,從5月4日零點開始會逐步向用戶開放。這意味著天弘基金作為余額寶近五年惟一管理方的局面將成為過去式,此前由于天弘基金采取限額措施而持續了3個多月的余額寶每日“半小時”秒搶也即將告終。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在方便了消費者的同時,也進一步降低了天弘余額寶貨幣基金單只規模增速過快的風險。
結束每日秒搶局面
此次調整對用戶最為直接的影響,莫過于“限購令”的解除。此前,由于規模增長過快,天弘基金采取“限流”措施,從2月1日起設置了余額寶每日申購總量的限額。從春節至今,余額寶的申購通道越關越早,也讓用戶大呼不便。
螞蟻金服方面表示,經過前期天弘基金采取的主動限額措施,余額寶貨幣基金規模增長得到了一定控制。本次新接入博時、中歐基金公司旗下的“博時現金收益貨幣A”、“中歐滾錢寶貨幣A”兩只貨幣基金產品,采取多家合作的開放模式,可以進一步減輕單只貨幣基金規模過快增長的壓力,更從整體上降低了單一貨幣基金集中度高的風險。對于用戶而言,將結束每日秒搶的局面,為用戶帶來便利。
此次升級從5月4日零點開始逐步開放,用戶通過余額寶的頁面提示即可實時了解自己是否已經進入升級覆蓋范圍。螞蟻金服方面表示,若暫時還未看到體驗的入口,建議可后續關注余額寶的頁面提示。
新接入的基金是否也有額度、時間限制?中歐、博時基金均表示,現階段購買兩只新上線的基金暫不限時、不限額。不過,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伴隨兩只新基金的上線,天弘余額寶的當日申購限額并未放開。
擴容意料之中
業界認為,本次調整是意料之中的“靴子”落地。
于2013年夏天成立的余額寶,在短短不到五年間已發展成為一個“現象級”產品。據天弘基金4月23日在官網披露的數據,截至一季度末,余額寶規模為16891.84億元,盡管去年以來增速有所放緩,但這一規模已經“碾壓”多數中小銀行的零售存款。
快速規模擴容背后也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余額寶自2017年開始“降溫”。2017年5月以來,天弘基金三次下調余額寶申購和持有額度,個人賬戶持有額度由最高100萬元降至10萬元,單日購買額度設置了2萬元上限。
更令用戶叫苦的一則“限購令”,就是天弘基金自今年2月1日啟動的余額寶每日申購總量限制,本來計劃在3月15日之后解除限制,但延時至今。用戶往往在每天上午9時開售后不久就搶不到了,不少用戶因此增加了一個“每日9時準時守候搶余額寶額度”的習慣。
一系列限購,也令市場開始猜測,天弘基金一家獨大的局面或將有所松動。事實上,將用戶需求主動分流給其他的貨幣基金產品,某種程度上說,也是螞蟻金服推進開放戰略的必然。
此前的動作已有預示。2017年6月14日,在螞蟻財富開放平臺大會上,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公開宣布,“螞蟻金服所積累的技術能力和產品,將全面向金融機構開放,成熟一個開放一個。開放不會有親疏遠近之分,惟一的選擇標準為是否創新和具有用戶價值”。
不久之后,除螞蟻金服控股的天弘基金之外,有100多只貨幣基金相繼登陸了螞蟻財富平臺。而這一次開放的不僅是銷售渠道,還有消費場景。
螞蟻金服財富事業群副總裁祖國明透露,對接入的基金公司、基金產品,是在綜合考慮了合作機構的業績、投研、風控、技術等各方面的能力后確定的。這兩只基金的機構投資者占比較低,以后將轉為以個人投資者為主的零售型基金。
“一石三鳥”的利好
“這個措施將使得天弘余額寶貨幣基金的規模進一步下降。”在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看來,此舉可謂是一石三鳥。他分析稱,引入更多的基金服務“長尾用戶”,這樣疏堵結合,一方面提升了老百姓(76.320, -1.37, -1.76%)的服務體驗;另一方面也利于天弘基金主動控制規模增長;更在系統層面降低了基金集中度風險。
上游財經專家顧問江瀚將此次調整稱為“對整個互聯網基金甚至互聯網理財而言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表示,余額寶某種程度上已經是互聯網基金的一個標準,雖然我國還沒有完全實現利率市場化,但余額寶利率已經成為很多民眾心中衡量利率水平的一個標桿。“這次余額寶將一家基金變成多家基金來支持余額寶體系,對穩定余額寶市場、降低單個基金的系統性風險有利。”
談及余額寶上線新基金的影響,大泰金石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王驊分析稱,對于投資者來說,余額寶接入“博時現金收益貨幣A”、“中歐滾錢寶貨幣A”兩只貨幣基金產品后將不再受制于每日搶額度的煩惱。“以前余額寶是對接天弘基金旗下一只貨幣基金,現在新接入兩家是為了控制單一貨幣基金規模過大、集中度高的風險。余額寶因為支付功能能夠吸引大量的個人投資者,之前因為額度的原因部分投資者并不能隨時申購,新開放的基金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王驊坦言。
不過,對于余額寶的分流影響可能并不明顯,王驊認為,只要余額寶實時消費的功能還在,整體規模還是能得到保證的。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