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行情迎當頭一擊 基金經理分歧加大
以中證紅利指數成份股進行統計,Choice數據顯示,近六成成份股7月收跌,平均下跌近4%。其中,海瀾之家、華陽股份、廈門象嶼均跌逾20%。...
養老目標基金迎來“六年考”
近一年,隨著市場的波動,大部分基金業績表現并不佳,而依托于FOF穩健優勢的養老目標基金也未能幸免。
新基金發行年內再遇“冰點”
數據顯示,7月,債券型基金仍然是新發市場主力,這也是自今年3月以來連續第五個月,債券型基金在新基金發行總份額中占比超過70%。具體來看,7月以來新成立基金共計70只,...
萬家百億基金經理業績不佳 6只產品近三年凈值腰斬
由于業績持續不佳,黃興亮的管理規模縮水。至今年年中,他旗下7只產品合計規模為106.11億元,較去年末減少29.13%,較2022年末減少43%、2021年末減少六成。綜合2024年一季報...
私募新規落地 部分機構“壓哨”整改
近年來,我國私募證券基金發展迅速,在服務實體經濟、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提高市場定價效率、增強資本市場韌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證券投資...
量化公募年內七成凈值下跌
今年以來,中小盤股整體走勢偏弱。受此影響,去年業績亮眼的量化產品出現顯著回撤,約七成產品凈值下跌。
A股年內收益轉負基金最大虧損超過四成
據Wind統計,截至7月26日,今年以來權益類基金的算術平均收益率為-7.75%(不含年內成立的基金,僅計A類),共有32只基金的收益率超過20%,投向紅利資產、周期資產和AI方向的...
基金經理變更遮遮掩掩 信息披露公平何在?
人才是基金公司發展的基石,基金經理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資源,有了績優基金經理,意味著基金規模有保證。與之相對應的是,當基金經理離任時,其所管理的基金也會被贖回。...
跨境ETF連續兩周大跌高溢價風險依舊存在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近兩周128只跨境ETF平均下跌5.91%,近七成累計跌幅在5%以上,納指科技ETF累計跌幅達到10.5%,港股科技30ETF、港股互聯網ETF、恒生國企ETF等下跌超...
反超!C份額逆襲背后有何玄機?
費率差異不變,依然出現時而A份額超C份額,時而C份額超A份額的動態場景。在這增減背后,機構的申贖動向似乎成為決定孰占C位的一大重要因素。...
明星基金經理離職信披“貓膩”當休矣
當然,三個月前丘棟榮可能的確沒有“確定”離職,但從基金二季報的數據看,“讓機構先走”恐怕不是空穴來風。一方面對公眾“辟謠”,另一方面給機構“透信”,這樣的差別對...
主動權益基金陷信任黑洞!上半年基民撤資5198億元,月均贖回量達866億元
基民的紛紛“出逃”直接導致了主動權益基金市場份額的縮水。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24年二季度,主動權益基金市場規模縮水明顯,整體規模下滑至34,856.80億元。...
場分歧加大 公募“喝酒吃藥”信仰現裂痕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邁瑞醫療成為公募基金第十大重倉股,基金持有市值合計215.83億元。另外,恒瑞醫藥淡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行列,而藥明康德、愛爾眼科和...
【基金經理手記】邢軍亮:周期和成長雙擊的電子行業
電子行業既有成熟工藝鏈條上的周期屬性,也有研發鏈條上的成長屬性。展望未來,隨著行業周期觸底向上,預計半導體產業將會持續成長,特別考慮到AI智能應用場景的持續落地...
低至一折起!銀行代銷基金費率大降 想要“以量補價”?
“近年來,市場競爭加劇,銀行面臨著來自同行、券商、期貨、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等多重競爭,特別是互聯網渠道低成本智能化服務的競爭。同時,投資者風險偏好下移,對穩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