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不力進攻不足 公募FOF受冷遇
近期公募FOF密集出現新產品延長募集、老產品開放期拉長以及被迫清盤等多重現象。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與當前FOF業績壓力較大有關,尤其是FOF防守不足、進攻有限的特點,對...
月內超七成紅利基金凈值下跌!這類資產還能不能買?
拉長時間來看,紅利指數自5月下旬以來便開始震蕩下跌,如中證紅利指數區間跌幅超12.5%,中證紅利全收益指數區間跌幅為8.59%。...
機構多管齊下破解“迷你”養老FOF難題
近年來的市場持續震蕩,使得養老FOF面臨著多重挑戰,業績未能達到預期、產品持有期限較長導致難以吸引和留住投資者;此外,目前市場對養老FOF普遍認知度不足,且銷售渠道相...
高位入場“從小虧到大虧” 三年持有期基金遇“滑鐵盧”
三年前,被冠以“培養投資者長期投資習慣”“避免追漲殺跌”等理念的三年持有期基金扎堆發售。數據顯示,僅2021年,就有27只(僅計算初始基金)此類主動權益產品成立,創下歷...
【基金經理手記】王皓非:新材料板塊的結構性機會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數據,2021年全球化工新材料產量約1億噸,市場規模達3950億美元。隨著全球制造業持續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對化工新材料創新和需求不斷增加....
短暫“量化旅程”草草收場 公募追熱點發行需警惕
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公司在發行產品時應該進行充分的調研和論證,盡可能增加產品的市場長期生存力,避免追熱點扎堆發行,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應共同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為...
群體愈發龐大 “尾部”基金經理遭遇尷尬時刻
近年來,一批基金經理因業績不佳被迫卸任部分產品,或因凈值下跌造成投資者贖回,導致規模縮水加劇,更有基金經理在產品清盤后陷入“無基可管”的尷尬境地。此外,也有不少...
長不大的發起式基金
從上述發布清盤預警的基金來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標簽:發起式基金。8月以來,不少發起式基金發布清盤預警公告。例如,8月13日,恒越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恒越品質生活...
占比“大縮水”!中庚基金機構投資者提前“跑”了?
記者注意到,在丘棟榮離職公告發布前,其曾管理的多只基金上半年末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相比去年末有了明顯下滑,其中一只基金去年末擁有的機構投資者占比近一半,但最新機構...
又一產品解封前跌70% 發起式基金三年“大考”業績幾何?
規模的大幅縮水,或與該基金業績表現有關。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6日,恒越品質生活的單位凈值和累計凈值均只有0.2760元,成立以來凈值回撤超過70%。今年以來,恒越品質生...
高股息策略分歧加大 公募主力倉位何去何從?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中證紅利指數自開年至5月22日,其間累計漲幅超15%,領跑一眾寬基指數。但隨后開始回調,截至8月16日,年內整體漲幅僅剩2.48%。雖然漲幅被消磨殆盡,但...
ETF驚現批量壓哨發行 存量博弈難題待解
新基金發行的壓力正從主動權益類基金拓展到ETF。數據顯示,目前正在發售的ETF共15只。其中,不少產品是批文即將到期不得不發,還有多只產品選擇了3個月募集期。...
合格境外投資者持續布局A股市場 QFII二季度持倉動向浮出水面
RQFII方面,目前有4家上市公司被RQFII重倉持有,分別為華明裝備、安琪酵母、仙鶴股份和中光防雷。
又一新基 嘉實季季惠享3個月持有期純債獲批
嘉實基金表示,嘉實季季惠享3個月持有期純債獲批,是對客戶短期理財配置需求的把握和滿足
三年虧損超40%!宏利基金權益投資總監“清倉式”卸任 基民何去何從?
據Wind投資經理指數(公募偏股)顯示,截至2024年7月30日,劉欣年內任職回報率為-12.64%,遠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近一年、近兩年和近三年的任職回報率分別為-19.68%、-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