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1 11:3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記者注意到,公司在互動易平臺回復投資者稱,“公司主要是基于多年開展互聯網醫療業務積累了大量醫學及健康數據資源,同時具備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基礎,通過大語言模型進行數...
朗瑪信息高調發布醫療健康人工智能產品“朗瑪·39AI 全科醫生”,迅速點燃A股市場的投資熱情。5月29日,公司股價高開高走,漲幅一度超過18%,最終報收23.63元,漲幅10.73%。
與之相伴,深交所一紙關注函,從產品內容、核心技術、與AI關聯度、研發投入、產品落地等情況對“朗瑪·39AI全科醫生”進行全面“體檢”、刨根問底。
“蹭”AI熱度遭監管追問
5月28日晚間,朗瑪信息發布公告稱,公司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健康人工智能產品——“朗瑪·39AI全科醫生”。
公告表示,“朗瑪·39AI全科醫生”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的醫療健康領域人工智能產品,形成人工智能“醫生大腦”。該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全科醫生人工智能服務,開展輔助診斷、健康咨詢、健康管理,提升基層醫務人員診療水平,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管理咨詢服務。
這則公告直接推動了朗瑪信息的股價上漲。5月29日上午,朗瑪信息一度漲超18%。值得注意的是,這已不是朗瑪信息第一次因人工智能引發股價上漲。此前,因涉及人工智能相關概念,公司股價于5月4日至5月8日、5月15日至5月17日已觸發兩輪異常波動。公司也分別于5月8日、5月17日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澄清,不存在因披未披重大信息的情況。
彼時,公司表示,目前人工智能醫生相關技術與公司主營業務結合應用方面尚處于研究探討階段,亦未給公司帶來直接收入。
雖然朗瑪信息表示“相關技術尚處于研究探討階段”,但是深交所注意到公司或存在借助互動平臺釋放利好消息。
記者注意到,公司在互動易平臺回復投資者稱,“公司主要是基于多年開展互聯網醫療業務積累了大量醫學及健康數據資源,同時具備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基礎,通過大語言模型進行數據訓練,研發醫療健康垂直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相關產品。”
對此,深交所要求朗瑪信息結合公司人工智能概念研發投入、項目開發進展、已上線產品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具體情況等,說明上述表述的具體依據及合理性。
另外,深交所就公司所發布的“朗瑪·39AI全科醫生”產品,要求公司說明該產品的具體內容、與人工智能概念關聯性、技術人員配置情況、核心技術掌握情況、研發投入、研發進度、產品落地可行性等。
擁有AI相關技術基礎是真是假?
究竟朗瑪信息有沒有相關技術基礎來開發AI醫療產品?
公開信息顯示,朗瑪信息成立于1998年,前身是一家通信和娛樂公司。2013年,公司開始向醫療健康大數據領域轉型。目前,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以及“電信及增值電信業務”兩大板塊。
2022年,朗瑪信息實現營收4.37億元,同比增長7.55%;凈利潤7028.86萬元,同比增長10.40%。其中,“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分別實現營收1.63億元、1.24億元,占營收比例為37.40%、28.42%。
據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通過搭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醫療及互聯網醫療體系來開展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這塊業務。線下醫療服務主要由控股子公司貴州六醫公司開展。線上則是通過39互聯網醫院、“貴健康”平臺、“39 互聯網醫院 APP”(患者端、醫生端、PC端) 、39 健康網 、“39 健康”快應用、IPTV等提供遠程會診、預約掛號等遠程醫療服務。
截至2022年年報簽署日,公司未在年報中披露有關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其“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業務的信息。
此外,朗瑪信息2022年研發投入為2856.23萬元,同比下降7.55%,占營收比例為6.54%。經查,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項目有兩項,分別為“基于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的實名開戶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基于人工智能的音視頻實時處理關鍵技術研究”。目前,“基于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的實名開戶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已完成,該項目目標在于簡化開戶流程,降低時間成本,使客戶更方便快捷的實現實名開戶。
另一項 “基于人工智能的音視頻實時處理關鍵技術研究” 項目尚處于開發中,公司希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彌補噪音消除和回聲控制方面的一些弱勢及幫助提供畫面內容計算技術解決方案。
那么,上述兩項研發項目與公司人工智能產品“朗瑪·39AI全科醫生”是否有技術關聯?朗瑪信息到底有沒有相關技術基礎來支撐其開發AI醫療產品?記者將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