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08:3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佛山照明仍在現金流不斷萎縮的情形下,斥資逾15億元,溢價從廣晟集團手中“接盤”了國星光電,進一步加劇了現金流“失血”的程度。...
上市29年,年年分紅,作為昔日“燈王”,佛山照明是A股市場難得一見的“現金奶牛”。
然而,“燈王”正在遭遇上市以來最大的危機——現金流接近枯竭。
七年前一樁“搶救”式的收購,讓“燈王”脫離了至暗時刻,但“油盡燈枯”的步伐也在加快。
“奶牛”要斷奶?
8月13日,佛山照明、國星光電、風華高科3家公司同步發布一則關聯交易報告。根據公告,風華高科擬以2.69億元的價格向國星光電轉讓其所持有的風華芯電99.87695%股權。上述3家公司,均是廣東省屬國資廣晟集團旗下的A股上市平臺。
這并非今年以來廣晟集團體系內的首次資產騰挪。
今年2月26日,佛山照明公告,公司重大資產購買的標的完成過戶。佛山照明斥資15.17億元從廣晟集團手中正式接過國星光電的實際控制權。
由此,國星光電從佛山照明的兄弟公司,變成一家控股子公司。
前述的資產騰挪中,廣晟集團不僅沒有失去一家A股上市平臺,而且旗下上市公司的報表更為“豐滿”,也讓自己前期資本運作的成本得到大幅回籠。
唯一的不足在于,昔日“現金奶牛”佛山照明,在現金儲備上出現了預警信號。
自1993年上市以來,佛山照明連續29年保持現金分紅,即便在2015年的艱難時刻,佛山照明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大幅下滑,公司仍然進行了10派0.125元(含稅,下同)的現金分紅。
然而,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自2018年(廣晟集團入主后的第三年)起,佛山照明的分紅額快速下降。2018年至2021年,公司連續四年每10股派現低于2元,分別為每10股派1.56元、1.85元、1元、1元。
這在佛山照明的分紅史上是少見的。記者梳理發現,除2015年10派0.125元外,公司僅在2013年分紅較少,為每10股派現1.60元。其余年份,佛山照明的分紅維持在每10股派現2元的水平以上,最高達每10股派現8.10元。
“現金奶牛”分紅額大幅趨降的背后,是自身現金流瀕臨枯竭。
佛山照明2021年年報披露,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由正轉負,達-2.77億元,同比大幅減少170.16%。
公司解釋稱,主要系本期原材料價格上漲支付現金以及出售部分股票導致支付的稅費增加所致。
這是佛山照明上市29年來,首次出現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轉為負數的情形。
在此之前,佛山照明的經營性現金流已經在持續大幅下滑。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為6.2億元、5.1億元、3.95億元。
今年一季度,佛山照明的經營活動現金凈額繼續為負,達-6697.353萬元。
即便如此,佛山照明仍在現金流不斷萎縮的情形下,斥資逾15億元,溢價從廣晟集團手中“接盤”了國星光電,進一步加劇了現金流“失血”的程度。
從時間順序上看,國星光電是佛山照明的“兄長”:2014年,廣晟集團累計斥資10.43億元,獲取國星光電20.07%股權,“入主”國星光電;2015年底,廣晟集團將佛山照明的控制權攬入懷中。
時隔多年后,佛山照明從廣晟集團手中溢價收購了國星光電的實控權,上演了一幕“弟吃兄”的資本戲碼。
廣晟集團是最擅長資本運作的廣東省屬國資之一。截至目前,廣晟集團實際控制6家A股上市公司,數量居廣東省屬國資之首,除上述3家外,還有廣晟有色、中金嶺南和東江環保。
截至2021年底,廣晟集團資產總額超過1551億元,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59.5億元、凈利潤42.7億元,主要指標位居省屬國資企業前列。
大股東“吃飽”
回顧看,2015年,佛山照明麻煩纏身,內斗、“內幕門”、“泄密門”相繼曝光,“燈王”黯然無光。
當年12月,廣晟集團出手“搶救”,通過旗下廣東省電子產業集團,斥資26.22億元從歐司朗手中接過佛山照明的控制權,佛山照明也在時隔10年后重回國資的懷抱。
次年,佛山照明迎來“高光”時刻: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66億元,同比增長17.03%;凈利潤10.7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907.72%。
近11億元的凈利潤,是佛山照明史上最佳的凈利潤表現。當然,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僅為3.51億元。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利潤,是因佛山照明出售了持有的國軒高科股票。2016年11月15日至2016年12月7日,佛山照明減持國軒高科股票2927萬股,占國軒高科總股本的3.34%,成交9.65億元。扣除成本及相關稅費后,獲得投資收益85321.61萬元,為當年的凈利潤貢獻了7.29億元。
資料顯示,佛山照明于2010年7月以1.6億元收購合肥國軒2000萬股股份,2015年合肥國軒借殼東源電器后,改名為國軒高科,股價大漲,成為佛山照明最成功的一次二級市場投資,也是公司日后補充現金流最重要的來源。
隨即,佛山照明“慷慨”分紅,2016年每10股派4.2元,共分紅5.34億元,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分紅水平。
作為第一大股東,廣晟集團當年通過分紅“落袋”超1億元。
2017年,同樣的一幕再次上演。佛山照明當年凈利潤達7.40億元,扣非凈利潤3.54億元。其中,公司通過減持國軒高科股票877.04萬股及出售青海佛照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38%股權,獲得投資收益4.55億元。當年,佛山照明每10股派3.29元,廣晟集團獲得現金分紅約9600萬元。
自廣晟集團主導后,佛山照明的業績屢屢依靠出售手中的股票來“增亮”,并平衡日益拮據的現金流。
2021年,佛山照明出售國軒高科、廈門銀行等股票共獲益15.02億元。其中,僅減持國軒高科一項,就達12.59億元。
作為為數不多能貢獻正業績的資產,佛山照明手中的國軒高科股票已所剩無幾。據公司2021年年報,在上述減持后,佛山照明還持有國軒高科股票1731.64萬股,占國軒高科總股本的1.35%。這一重要的補給源,也已呈告急之勢。
連年的分紅,并不能滿足廣晟集團的“胃口”。
今年2月,佛山照明完成對國星光電的關聯并購,斥資15.17億元,也“回流”到廣晟集團的手中。
這是一樁看似“雙贏”的收購:近20%的溢價收購,讓國星光電的價值得到重估,同時也讓佛山照明賬面更為“豐滿”,還能使二者“完成LED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整合”。
事實上,佛山照明和國星光電的業務關聯度并不算高。2021年1-6月、2020年度、2019年度,國星光電向佛山照明的銷售產品的金額分別為3011.50萬元、4781.02萬元、4254.45萬元,占佛山照明營業成本的比重甚小。
與此同時,佛山照明彼時的賬面資金為17.60億元(2021年三季度數據),收購完成后,佛山照明賬面的資產負債率由2020年的25.91%攀升至次年的36.31%,償債能力也下降。
最大的“贏家”,還是廣晟集團。此樁收購后,廣晟集團當年“入主”國星光電的10.43億元成本,不僅全部收回,除分紅外還賺了近50%。而且,國星光電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廣晟集團對佛山照明的“關照”,并不止于此。
3月24日,佛山照明公告,公司擬調整與廣晟財務公司簽署的《金融服務協議》的部分內容,在協議有效期內,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含國星光電)存放在廣晟財務公司的每日最高存款余額不超過12億元。調整之前,該額度為不超過3億元。
“虛胖”式增長
在“現金奶牛”趨于“斷奶”的同時,佛山照明的營業收入卻有著向上的趨勢,這或許是廣晟集團頻頻運作之下難得的亮點之一。
早在七年前完成“入主”后不久,廣晟集團就公開了佛山照明要邁向“百億元”規模的目標。
如今,佛山照明朝這個目標還有一大半的距離。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7.73億元,同比增長27.44%。
佛山照明營收大幅增長的背后,主要得益于一樁并購。
2021年7月,佛山照明與南寧燎旺車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寧燎旺”)現有股東簽訂股權協議,通過股權收購及增資擴股的方式并購南寧燎旺,交易完成后,公司最終將持有南寧燎旺53.79%的股份,南寧燎旺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這樁近5億元的并購交易,給佛山照明的業績增色不少。
佛山照明2021年年報披露,由于并表,并購南寧燎旺后,增加公司營業收入7.07億元,凈利潤1459.01萬元。
今年一季度,佛山照明實現營收20.08億元,同比增長25.70%。增長的背后,離不開國星光電并表后帶來的貢獻。
然而,與“催肥”式并購帶來的“虛胖”不同,佛山照明的凈利潤已經出現連續六年下滑,扣非凈利潤更是每況愈下。
2021年,佛山照明實現凈利潤2.50億元,已經不抵2013年的水平了。2013年,佛山照明由于轉型不利以及入局新能源受挫,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當年,公司實現營業收為25.27億元,差不多為2021年的一半出頭;實現凈利潤為2.52億元,處于公司上市后的前20年中的較低水平。而且,彼時佛山照明并沒有靠出售旗下的金融類資產來增厚自己的凈利潤。
值得關注的是,在“催肥”式并購之外,佛山照明為緩解當下經營困境,還在謀求出售其他資產。
2021年11月9日,佛山照明公告,擬將所持有的位于佛山市禪城區汾江北路、工業大道北側的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含土地面積共6.05萬平方米,地上建筑物共47項,建筑面積共5.22萬平方米)等資產增資注入燈光器材后,再將燈光器材51%的股權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對外轉讓。
這與其說是一樁股權的交易,不如視作是一樁土地資產的交易更為合適。
近年來,照明行業的生態已經發生了巨變,新的領軍者迅速崛起。木林森、三安光電銷售規模已經突破了百億大關,正朝著200億的規模挺進;大華股份(LED部分)、利亞德、歐普照明等也迅速發力,逼近百億元關口。
作為的昔日“燈王”,佛山照明在廣晟集團“搭救”七年之后,又遇到了新的艱難時刻,在不斷變賣資產“反哺”大股東之后,這個曾經的“現金奶牛”,又還能“擠奶”多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