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 10:45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鐘恬 阮潤生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月28日,A股三大指數呈現脈沖式下探格局,雖然險守3500點整數關口,但北向資金繼續減持,今日凈賣出64.05億元。
1月中旬以來,以白酒股為主的抱團股出現松動、走勢分化的跡象備受關注。一方面近期北上資金接連凈賣出貴州茅臺、五糧液及其他抱團品種,另一方面國內部分機構或資金依然看好這些品種,以茅臺為代表的標桿股實際上并沒有深度下跌,內外資出現明顯分歧。
針對這一現象,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內資及外資機構的專家。受訪對象普遍認為兩邊資金屬于短期分歧,白酒為代表的抱團股估值“確實是貴了”,但是基本面不差,后續需依靠業績支撐,而股價快速上漲后波動可能因事件性因素而放大。
外資持續減持
1月28日,A股三大指數呈現脈沖式下探格局,雖然險守3500點整數關口,但北向資金繼續減持,今日凈賣出64.05億元。
東方財富Choice的統計顯示,28日滬港通十大活躍成交股清一色為凈賣出,貴州茅臺首當其沖,凈賣出額為9.73億元,伊利股份也被凈賣出5251.39萬元;深港通的十大活躍成交股則有買有賣,其中瀘州老窖賣出額為2.33億元,五糧液卻獲得深港通資金逆勢加倉,凈買入1.81億元。
拉長時間來看,近期北上資金接連凈賣出抱團品種的跡象還是十分明顯的。統計顯示,截至1月27日收盤,今年以來北上資金持續減持以白酒為主的食品飲料股,其中五糧液、伊利股份和貴州茅臺區間減持市值均超過40億元,分別為87.96億元、40.32億元和40億元。海天味業、洋河股份和酒鬼酒區間減持市值也均超過5億元。
另一方面,國內部分機構或資金依然看好這些品種。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陳嘉禾認為,歷史上來說,北上資金里外資比較多,反映出一些和內地資金不同的投資風格。北上資金相對來說更加理性,對基本面更加看重,對估值層面上的高拋低吸相對來說更加嫻熟,同時對趨勢、短期價格走勢相對來說不敏感一些。北上資金的這種性質,和以前的一些外資,比如QFII基金,表現出來的性質是一致的。在長期來看,這種風格往往被市場證明是有效的。
“當然,這不是說北上資金都是神,都不會犯錯,只是在一些偏價值投資的維度上,北上資金相對內地資金更加成熟一些。” 陳嘉禾說。
陳嘉禾認為,北上資金的這種性質,一定程度上來說,也與其背后的資金屬性有關。北上資金背后的外資往往投資周期相對較長,因此投資者能夠做出周期和眼光相對來說更加長遠的交易。
香港資深金融專家和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認為,國際投資者強調以價值投資、估值為基礎,同時重視回報率,這個回報不僅包括資本增值,還有派息率、定期現金流等作為參考,因此從投資部署方面來看與內地資金存在一定差異性。另一方面,境外投資者還存在度假減持的現象,只是作為中短線部署,在度假的時候套現。而內地資金在選擇上有一個傾向性,主要以內需龍頭股作為考慮,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國際投資者和內地投資者的投資布局出現分歧。
只是短期分歧?
對于內外資金態度差異,匯業證券副首席分析師梁浩榮向記者表示,這屬于短期分歧。畢竟境內外市場對白酒股的看法也不同,對白酒股的基本面看法及白酒股的估值方法各異,而外資大部分的投資遵循價值規律。近期的白酒股漲幅較大,整個白酒板塊的平均市盈率接近歷史最高峰值,不排除北上資金認為升勢難以持續。
“抱團股基本面還是不錯啊,現在確實貴了。現在投資價值肯定小了,畢竟太貴了。茅臺去年漲的相對不算太大,基本面確定性又最高,表現還比較抗跌,有些股票就下跌很多了。” 東航金融海外金融部總經理廖料說,“海外資金有調倉需求,可能也是獲利了結。”
廖料認為,內地資金配置抱團股,一方面由于市場對于經濟前景的看法分化,白酒等消費股業績確定性比較高;新發基金很多,規模很大,這些大市值股票必須要配置。
陳嘉禾認為,內地資金有時候受制于實際持有人較短的考核周期,因此更難制定相對周期較長的投資計劃。投資的根基永遠是價值。從基金的持倉來看,過去一年,估值和業績的上漲是一致的。如果基金完全依靠抱團,或者抱團股,持倉的估值非常高的話,一旦負循環開始的話,基金也會受傷,受傷很嚴重。
不過,溫天納則認為,內地資金看好內地龍頭股份其實是正確,畢竟這些龍頭公司的產品稀缺性或者不可替代性比較突顯。只是這個稀缺性或者不可取代性,可能對部分國際投資者來說有一些不一樣,因為環球資本市場受到疫情影響,好多股都比較低迷,這使他們的選擇比較多。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的話,內外資金面對投資可供選擇股份,潛在、微觀行業增長、資本增值、派息考慮等有所不同,造成出現部分資金進入部分資金流出情況,導致這些股份出現比較明顯的震蕩。但畢竟A股主要是內資市場,所以我覺得最終可以內地資金的取態作為一個投資衡量,各方投資者可將此作為一個參考和借鑒。”溫天納說。
白酒基本面仍然良性
同時,并不是所有外資都看空抱團品種,也有外資機構認為,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酒板塊從估值來看,存在一定泡沫,但是基本面上依舊是良性的。
瑞銀大中華消費行業主管彭燕燕在媒體見面會上指出,雖然白酒板塊已經經歷一波上漲,但是總體風險可控。
據介紹,外資是最早布局白酒的群體。這一輪白酒股票價格的上漲,是2015年白酒板塊經過了一輪由消費下降出現了量價齊縮后,出現恢復性上漲。相比2013年之前消費上漲,本輪上漲的不同之處,在于白酒消費私人消費替代了公務消費,占比達到50%。所以從消費結構來看,基本上是沒有受政策影響的風險的。盡管白酒在估值上來看基本上到達天花板了,但是從基本面來看白酒目前還是良性的。
另一方面,茅臺等股票后續的波動性可能會放大。
國內最大基金之一的消費品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總體來說,茅臺的長期基本面應該還是比較穩健和向上的,企業價值隨著時間推移仍會成長,但股價快速上漲后波動可能因事件性因素而放大。從持股數據來看,茅臺等股票并沒有被外資大幅減持,但年初以來波動比較大。背后主要的原因是近期點狀疫情復發加大了春節消費的擔憂;另外,茅臺流通渠道價格管控影響了部分銷售和價格體系;加上過去累計快速的上漲透支了部分價值。
彭燕燕表示,1000元以上的超高端白酒板塊還是非常好的賽道,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超高端板塊競爭者比較少,另一方面,高收入人群消費升級的趨勢并沒有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白酒次高端段位,對300~500元的價格帶需求端比較看好,但是競爭也是在加劇的過程當中,區域擴張的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的過程中,從已披露的業績來看,白酒行業龍頭股利潤增長是顯著快于行業增長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