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7 15:28 | 來源:東方財富號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心通醫療是微創醫療分拆的第二家上市公司,早在2019年7月微創醫療就曾分拆其另一家子公司心脈醫療于科創板上市,成為H股分拆赴科創板上市的首例。...
盡管與人氣爆棚的快手同日啟動招股,微創醫療(00863.HK)分拆的心通醫療(02160-HK)招股反應同樣熱烈,有傳其國際配售部分將提前一天于28日下午5時截止認購。公司擬發行約2.06億股股份,每股發行價11.10港元至12.2港元,預期將于2月4日上市。
心通醫療是微創醫療分拆的第二家上市公司,早在2019年7月微創醫療就曾分拆其另一家子公司心脈醫療于科創板上市,成為H股分拆赴科創板上市的首例。此外,微創系還有兩家公司微創電生理、微創醫療機器人正在啟動沖刺科創板的流程。作為港股明星的微創醫療被戲稱為能“產生很多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去年以來表現強勁,近期股價更是頻創新高,市值超過千億港元。
心通醫療引入高瓴等多家基石
盡管招股期與快手“撞車”,自帶“微創系”光環的心通醫療并沒有完全被快手的光芒壓住,招股反應也十分熱烈。截止1月27日上午11時,其孖展金額達到319.32億港元,實際超購126.29倍,預測超購362.41倍,有外媒報道稱其國際配售部分將提前一天于28日下午5時截止認購。百德國際今天公布,通過經紀人申購快手首次公開發售的100萬股、涉資1.16億港元的同時,也申購了心通醫療600萬股,涉及金額7394萬港元。
根據心通醫療的公告,公司于2021年1月26日-29日招股,擬全球發售約2.056億股,香港發售股份占10%,國際發售股份占90%,另有15%超額配股權。每股發售股份11.10港元-12.20港元,每手買賣單位1000股,摩根大通、花旗及中金公司為聯席保薦人,預計股份將于2月4日開始在港交所上市。
假設發售價為每股股份11.65港元(即發售價格區間的中位數),公司估計將從全球發售獲得的所得款項凈額約為22.475億港元。公司集資所得將用于核心產品、分配予目前產品管線的其他產品、并購及授權引進或股權投資等方式與包括醫療器械公司及研究機構在內的全球賦能者合作擴展產品組合提供的資金、及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消息稱,中金給予該公司2021年估值區間為40億至50億美元,即約310億港元至387.5億港元。
公司是一家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專注于心臟瓣膜疾病領域創新的經導管及手術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商業化,為心臟瓣膜疾病患者提供能改善其生活質量的最佳普惠醫療解決方案。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一代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TAVI)產品VitaFlowTM,于2019年7 月獲國家藥監局審批并隨后于2019年8月在中國進行商業化。第二代TAVI產品VitaFlowTM II已在中國完成注冊臨床試驗且正在歐洲進行臨床試驗。公司于2020年10月向國家藥監局提交VitaFlowTM II的注冊申請。該申請于2020年11月獲國家藥監局受理且目前正在審核中。目前預計將于2021年底前在中國完成VitaFlowTM II的注冊。另外,公司計劃于2021年底前申請VitaFlowTM II的CE標志。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最后可行日期,VitaFlowTM II是唯一在中國研發并已在歐洲開展臨床試驗的TAVI產品。
根據招股書,公司在中國擁有98項專利,包括23項發明專利、68項實用新型專利和7項工業設計。截至同日,亦在中國擁有82項待批核的專利申請,包括72項發明專利及10項實用新型專利。為推動公司進入海外市場的策略,亦在英國、意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及巴西等國家擁有55項專利。公司擁有或申請的所有專利均與公司的產品或在研產品涉及的技術相關,公司的專利均由內部研發團隊自主研發。具體而言,截至同日,公司擁有與核心產品VitaFlowTM II和首款商業化TAVI產品VitaFlowTM有關的8項專利及3項專利申請。此外,截至最后可行日期,歐洲專利局已收到第三方對公司TAVI產品其中一項專利提起的異議。
公司上市前就已經云集了一眾明星股東,包括CDG、GIC、海通基金、清池資本、高瓴資本、華泰證券等。其中,高瓴持股2.13%,控股股東微創醫療持股50.06%。
招股書顯示,公司已與基石投資者訂立投資協議,基石投資者已同意在若干條件的規限下按發售價認購總金額約9.69億港元可購買的有關數目的發售股份,基石投資者包括Hillhouse Funds。、泰康人壽、易方達香港、雪湖資本、華夏基金以及昆侖集團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心通醫療是一家帶“B”登陸港股的上市公司,即是未盈利的生物醫藥類企業。財務資料顯示,其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7個月分別實現收入為0、2150萬元、4844萬元,同期錄得虧損為6026萬、1.45億、1.93億元。公司稱,凈虧損主要歸因于大額研發成本,此外凈虧損亦歸因于其他經營成本,例如分銷成本、行政開支以及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隨著公司努力推進研發活動、持續開發在研產品、尋求在研產品監管批準及商業化,公司預計于不久的將來繼續產生凈虧損。
微創醫療股價頻創新高
心通醫療的母公司微創醫療是港股市場一個特別的存在,被投資者戲稱為一家能“產生很多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
心通醫療是微創醫療分拆的第二家獨立上市公司,此前在2019年7月,微創醫療就曾分拆其另一家子公司心脈醫療于科創板上市,成為H股分拆赴科創板上市的首例。此外,微創電生理于2020年12月21日與華泰聯合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計劃登陸科創板;微創醫療機器人也于2020年12月31日與中金公司簽訂了科創板上市輔導協議。
心脈醫療從事主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微創醫療持有其46.34%股權。
1月26日,微創醫療公告稱,旗下心脈醫療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98億元到2.2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5670萬元-8505萬元,同比增加40%-60%;而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76億元到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5460萬元-7886萬元,同比增加45%-65%。微創醫療表示,報告期內,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一季度醫療機構的手術開展限制較大,自二季度開始國內疫情逐步好轉,醫療機構運轉亦逐步恢復如常,公司業務亦逐步恢復,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業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其中,2017下半年上市的Castor分支型主動脈覆膜支架及輸送系統在報告期內持續保持快速增長;Minos腹主動脈覆膜支架及輸送系統、ReewarmPTX藥物球囊擴張導管自上市以來,逐步推進招標入院進程,報告期內貢獻收入增量。
微創電生理的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經營與心臟電生理介入診療有關的各類醫療器械和設備,包括消融導管、診斷導管、三維心臟電生理標測系統等系列產品,公司的三維心臟電生理標測系統,是首個國內自主研發的磁定位標測系統,可實現導管全彎段彎形顯示。這是目前電生理領域唯一獲得CE認證的國產系統,打破了國際品牌對該類產品的壟斷,有望推動國產替代。微創電生理曾于2017年8月在新三板掛牌,后于2018年11月30日終止掛牌。目前微創醫療對其持股比例約為38.49%。
微創醫療在2020年8月5日發布公告,稱微創電生理當期完成了3億元的融資。其中,天津镕信企業管理合伙企業作為領投方,天津遠翼元福企業管理中心、廣州粵民投云譯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及上海張江火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跟投方,微創電生理的估值達到了約48億元。
微創醫療機器人的主要業務是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與產業化突破,已發展成為掌握手術機器人全鏈條底層技術的集團化運營公司。微創醫療通過上海默化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持有微創醫療機器人53.75%的股份,為間接控股股東。
2020年9月1日,微創醫療機器人宣布完成30億人民幣融資,其受到多家重磅機構的追捧,包括高瓴資本、中信產業基金、遠翼投資、易方達資本以及貝霖資本等,本輪融資投后估值高達225億元人民幣。高瓴成為公司最大機構投資方,持有超過8%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公司外,在2020年還有多家“微創系”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其中,2020年5月微創骨科宣布完成5.8億元人民幣融資協議的正式簽署,引入中國人壽保險等戰略投資者;2020年7月微創心率完成1.05億美元B輪約束性融資協議簽署,高瓴創投領投、云鋒基金等跟投;2020年7月微創明悅簽署新一輪1.3億元人民幣融資協議,深創投出資4000萬元,投后估值4.3億元。
作為港股市場上的明星公司,微創醫療處于高值醫療器械這一黃金賽道,在心血管等領域擁有眾多行業排名第一的產品,因此盡管上市至今始終游走在虧損與微盈利之間,但其股價表現十分強勢,2020年全年累計暴漲3.55倍,而今年以來繼續漲超40%。在心通醫療啟動招股的刺激下,微創醫療近期股價節節攀升,昨日最高觸及65.25港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天雖然股價有所回調,但市值仍穩超1000億港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