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1 11:14 | 來源:未知 | 作者:李惠敏 林榮華來源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自9月10日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正式開始申請以來,機構反應冷熱不一。
自9月10日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正式開始申請以來,機構反應冷熱不一。中國證券報記者多方調研發現,申請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積極性最高的是第三方財富機構。部分私募和公募基金由于現有產品線未涉及資產配置,表現出了較強的觀望態度。業內人士認為,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的推出有利于降低投資組合風險,促進私募行業專業化發展。
第三方機構積極性高
第三方財富機構對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申請表現出了最濃厚的興趣。私募排排產品運營部總監戴霖表示,目前有申請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的傾向,但具體細節還待確認。他說:“主要考慮到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可以跨資產配置,這是FOF的進化形態,能夠從單一資產配置進化到二級市場、股權投資、其他類投資。”
“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申請已在積極準備中。”他們認為:“從中長期角度看,大類資產配置對財富的增值起著決定性作用。過去對私募基金進行分類管理和監管,盡管目標比較清晰,管理的措施也可以做到精準發力,但在投資實踐中會造成條塊分割,從而抬高投資管理成本。同時,由于無法在基金層面進行大類資產配置,這勢必將大類資產配置的任務推給投資者,而普通的投資者往往缺乏這方面經驗。此外,當前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進一步發展,從平等競爭的角度,也應該允許私募基金進行大類資產配置。”
北京某業內人士王偉(化名)表示,一些專門做FOF的私募和第三方比較感興趣。他說:“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申請開放后,意味著相關機構如果不申請就開展不了業務了,這些主要開展跨資產配置的機構大概率會力爭在今年內申請完。”
部分機構仍在觀望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機構對申請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持較為觀望的態度。“沒有太關注。由于很少接這方面的資金,因此關系不大。”北京某私募表示。
另一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也表示興趣不大。其表示:“FOF和MOM是新的產品條線,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不會輕易開發。因為一個新的產品條線需要很長時間搭建,不是簡單請到外部明星就能實現的。一個產品的成熟要5年時間,因為基金經理的策略和客戶體驗要不斷磨合,投研團隊也得培養,此外產品還需要契合公司的文化。”
某公募基金則表示,“不排除一些公募有可能設立子公司專門申請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前提是基金子公司要具備篩選資產能力。我們公司目前沒有這個想法。‘雙20%’的限制還在,之前做非標基本都是單一銀行委托資金,現在給的空間只有20%,意義就沒有那么大了。”
銀行是否有興趣申請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對此,王偉認為:“未來大型銀行大概率是要申請資管子公司,這方面業務主要由子公司來完成。當然,由于銀行設立資管子公司的具體細節還沒出來,不排除部分銀行在過渡期有意向開展這方面業務,也有可能嘗試申請。”
推動行業深度發展
對于開放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申請可能帶來的影響,格上研究中心王媛媛表示,新推出的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本質上是一種FOF基金,與原有FOF基金的關鍵區別在于能夠跨資產類別投資,而傳統FOF基金需要按照專業化經營原則,僅投資對應的產品范圍。因此對整個私募行業的影響,要從FOF的視角來看。
“按照以前的打法肯定是不行了,整個行業正向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北京某公募基金業內人士強調了專業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相關機構要具備一定的募資能力;另一方面,對機構挑資產的能力提出了剛性要求。”
王媛媛指出,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將給行業帶來重要影響:“一方面,有利于私募基金管理人降低投資組合風險。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國內市場專業投資者比例,利于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王媛媛還認為,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的推出能夠加快私募行業定制化發展。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