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房企融資總額環比大幅下降,創一年來最低,其中公司債融資總額環比降幅超八成,境內外發行公司債融資渠道緊縮,融資難度加大,房企資金面臨考驗。與此同時,花樣年、碧桂園、富力地產、合生創展等多家房企發債“中止”,進一步引發市場在流動性擔憂下的信用擔憂,在融資收緊的背景下,房企現金流風險引人關注。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在調控深化和金融去杠桿及監管趨緊的態勢下,房地產行業融資渠道依然偏緊,房企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不排除個別企業會有一些債務違約的風險,但整個行業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市場不必過度擔心。后期房企或應多嘗試海外融資、資產證券化等創新型融資手段以緩解償債壓力。
境內外融資難度加大
繼4月融資額大幅回升后,5月房企融資情況發生逆轉,總額跌破谷底。
同策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納入監測的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資金額折合人民幣共計451.17億元,環比減少41.34%,融資總額成為近一年(2017年5月至今)來最低額,融資情況不容樂觀。其中,債權融資總額達450.04億元,占融資總額的99.75%,環比下降39.80%。
值得注意的是,以公司債融資總額在前兩個月環比增加的狀況下,5月呈現較大幅度的滑落,環比減少87.59%,融資總額占比僅12.93%。5月監測房企發行公司債融資總額為58.35億元,其中境內發行40億元,環比減少65.52%,境外發行18.35億元,環比減少94.82%,這意味著境內外發行公司債融資渠道緊縮,融資難度加大。
數據還顯示,5月房企融資仍以人民幣為主,外幣融資總額在2月份下降,3、4月份回溫的狀況下,5月呈現大幅下降,環比下降75.21%,占融資總額20.67%,環比下降超26個百分點。
同策研究院研究員陳朦朦認為,外幣融資與4月相比絕對值、占比均呈大幅度下降,印證了4月19日外匯管理局提出的“對房企借外債的審慎態度”,這意味著房企尋求境外融資難度系數攀升。
多家房企發債“中止”
在融資難度加大的背景下,多家房企發債“中止”進一步引發了市場在流動性擔憂下的信用擔憂。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上交所公司債券項目信息了解到,5月,多家房企的債券項目狀態顯示為“中止”。
包括5月25日花樣年2018年非公開發行住房租賃專項公司債券,擬發行金額50億元;
5月28日碧桂園2016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擬發行金額200億元;
5月29日富力地產非公開發行2018年住房租賃專項公司債券,擬發行金額60億元;
5月30日合生創展2018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擬發行金額為31億元。
5月4日新城控股2018年公開發行綠色公司債券,擬發行金額31億元。
對于上述債券項目“中止”的原因,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這種情況與國家宏觀去杠桿政策有關,為了降低企業負債率,降低系統性風險。他認為,“中止”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技術原因、結構調整原因、額度原因、資金成本原因等等,具體什么原因現在很難說清楚。
“其實沒有想象那么嚴重,就是因為要更新一些季報、年報數據。”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裁陳慎對證券時報記者說,只要不是“終結”的“終”,問題都不大。“每個公司有自己的情況,目前我了解的政策情況是都沒有停,還能繼續發。”他說。
不過,證券時報記者梳理深交所固定收益項目信息發現,5月有兩單融資項目狀態顯示為“終止”,分別是5月9日當代置業擬發行的20億私募綠色公司債券、5月18日金地擬發行的100億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對于上述債券“終止”的原因,當代置業董事會辦公室總經理崔寒凌回復證券時報記者說:“公司響應國家號召,開展長租公 寓業務,準備把私募債調整長租 公 寓建設公司債,在上交所重新進行申報,目前正在籌備申請資料。”他還表示,交易所現在對發債審批要求主要用途為再融資,對于長租公 寓類業務也比較支持,同時當代置業會繼續堅持綠色債券的發展思路。
金地集團(600383,股吧)有關負責人則回復證券時報記者稱,金地擬發行的100億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已轉至上交所申報,上交所已受理。
此前,有報道稱,合生創展公司債被“中止”審核,原因是監管層對房企發債資金用途監管有所升級。從窗口指導來看,目前私募類非住房租賃債券的審核比較嚴格,而合生創展這筆債券主要用于償還此前一筆31億元的公司債,而非住房租賃用途。碧桂園也回應稱,200億公司債券發行狀態的變更原因主要系公司欲“調整募投項目,以使募集資金更好的匹配項目以及有效運用。待相關事項確定后,公司將繼續推進本次債券的審核和發行工作。
行業整體資金風險不大
在融資渠道收緊的同時,房企償債高峰期的到來也加劇了其資金壓力。
對于市場對房企資金風險的擔憂,陳慎認為,整個行業的資金壓力確實比前兩年要大,特別是中小民企融資壓力較大,不排除個別房企有流動性風險,但是龍頭房企不必擔心,TOP30房企的問題不大。
“整個行業的資金風險其實并不大,可能個別企業會有一些債務違約的風險,但是從整個房企的資金情況來看,其實現金流還是比較充裕的,如果企業少投點資,那么資金就可以回籠過來。當然,每個企業情況不一樣,大企業相對來講更安全,小企業更危險,不過小企業也很難有太多的發債機會,更多的是借款,如高息的信托、基金或高利貸等可能會出現問題。”歐陽捷說。
不過,天風證券研究報告則認為,從行業凈現金流角度看,龍頭和小型房企壓力較小,壓力主要在中大型房企,因為龍頭銷售和融資雙順暢,小房企則通過收縮規模減輕壓力,而中大型房企需要杠桿維持規模因此壓力大,但只需要適度縮減投 資規模都可以化解行業風險。
報告指出,在低庫存情況下存貨變現能力較強,行業內上市公司出現信用違約的概率較小,而且由于土地儲備角度已經相對充足,未來2-3年成長性也無需擔心,通過壓力測試發現,行業整體融資缺口并不非常大,地產行業對額度的敏感度高過對利率的敏感度,天風證券認為隨著降準的繼續,全社會流動性將有所改善,緊信用的情況也會有邊際改善的可能。
招商證券(600999,股吧)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趙可也認為,并不是整體市場流動性風險大,一方面,多家房企熊貓債暫停,或是政府“關門開窗”的關門部分,后面或有“開窗”,包括對股權的探討;另一方面,結合房地產板塊看,目前屬于信用風險擔憂背后的經濟下行,它在倒逼流動性持續改善(市場利率持續改善),而流動性改善直接利好早周期的房地產板塊。
“融資困難是一個普遍現狀,但只要有可售貨值在,市場去化沒問題,就不會有大問題,現在各家銷售情況都很好,現金回流也沒問題,市場有些過度解讀了,資金壓力肯定有,但不會出現大的系統性風險。”一位上市房企董秘對證券時報記者說。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2017年170家房企現金短債比的加權平均值為1.28,較2016年末的1.71下降了25%,但現金基本可以覆蓋短期負債,整體來看短期償債壓力不大。從長短期負債比的情況來看,2017年170家房企長短期負債比加權平均值為2.12,整體債務結構合理,但與2016年末相比,還是有了一定程度的“惡化”,降幅為23%。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后期房企或應多嘗試海外融資、資產證券化等創新型融資手段以緩解償債壓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