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一部熱映影片,北京文化(000802.SZ)顯露遠超于同業的業績表現,那就是去年火熱一時的《戰狼2》。
3月5日晚,北京文化發布2017年報,其當年營業收入達13.21億元,扣非后凈利潤達3.00億元,兩項數據分別較上一年度實現雙雙提升。
而在13.21億營業收入中,僅《戰狼2》一部電影的影視經紀業務收入就高達3億元,占其全部影視收入的24.35%。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對剛剛轉型影視行業不足2年的北京文化來說,《戰狼2》的出現仍然是一個偶然;其未來業績的估值潛力,仍然要取決于是否能有新的高票房作品出現;而這些信號,或許就埋藏在北京文化2018年參與投資的院線作品中。
押注戰狼2效應
現象級熱映電影《戰狼2》的2017年最大受益者或許正是北京文化。
去年7月27日公映的《戰狼2》,以56.83億元的票房刷新了全球華語電影的票房新紀錄,一度成為當時的現象級爆款作品。
《戰狼2》正是北京文化影視經紀業務收入來源的重要組成,據年報顯示,《戰狼2》為北京文化貢獻營業收入達3億元,超過其全年營收的22%。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北京文化還投資1000萬元參與的高票房知名影片《芳華》上映,不過由于公映日在去年底,因此其相關收入并未體現在2017年年報中;此外其參與的《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也獲得了接近3億元票房。
不過,并非所有電影作品都能像《戰狼2》那樣幸運。據年報披露,去年北京文化參與上映的電影還包括《有完沒完》、《不成問題的問題》、《英雄本色2018》、等。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數獨影市查詢發現,上述四部電影票房僅為 3742萬、 777萬、6298萬元。
《戰狼2》的效應也讓北京文化全年業績得到提升。財報顯示,北京文化2017年營業收入、扣非后凈利潤分別達13.21億元和3.0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2.57%和64.44%。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業績水平遠超過15.73%的同期傳媒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
但若在未扣非情況下,北京文化凈利潤仍然較去年是大幅縮減的,2017年未扣非凈利潤為3.1億元,同比下滑40.59%。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這與2016年過高的非經常性收益導致次年數據下滑有關。2016年北京文化經營性項目收益高達3.40億元,是2017年的33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僅僅是北京文化轉型影視產業不到兩年。但與此同時,北京文化的營業成本也較2016年出現較大程度的提高,財報顯示,其2017年營業總成本為9.35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8.72%。
其成本提升的一大部分原因和資產減值損失有關。數據顯示,其2017年資產減值計提達0.66億元,而去年僅為0.20億元,而財報備注顯示,主要原因系“本期往來增加計提以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所致”,但并未注明具體原因。
“去年有《戰狼2》的明星效應增加了公司應收,不排除為了平抑業績波動,在合規情況下多提壞賬進行‘洗澡’的可能性。”3月6日,北京一家中型券商傳媒行業分析師指出。
市場關注新作
雖然業績呈現了明顯的同比增幅,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戰狼2加持下的北京文化2017年業績仍然是一個偶然。
“北京文化的體量相對還是較為有限,因此類似于戰狼2的‘爆款’對其業績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前述傳媒行業分析師表示,“而且影視公司的業績預期和股價本身就會在這個階段有非常大的波動,如果考察來年業績要看是否會有新的高票房電影。”
該分析師認為,評估其來年業績情況,仍然要看其能否參與高票房影片的經紀等業務。不過這一信息已被北京文化的年報所展現。
“公司2016年度報告中已披露影視項目進展順利,電影《中國藥神》、《全民直播》、《流浪地球》等預計在2018年上映。”北京文化表示。
而前述分析師表示,目前市場對《中國藥神》、《流浪地球》等影片較為看好。
“中國藥神是根據真實社會事件改編,就像之前描述兒童拐賣現象的《親愛的》,具有較強的共情性,如果不出意外會有一定熱映效果。”上述傳媒行業分析師表示,“另一個受關注的作品是《流浪地球》,作為《三體》作者劉慈欣本身具有一定龐大粉絲基礎,加上國內科幻題材電影較為稀缺,這種IP轉換可能會比較討巧。”
3月6日,一位接近北京文化人士則表示,雖然去年公司營收主要體現在電影板塊,但也在加強對于電視劇、網劇業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且隨著旗下藝人質量不斷提升,未來其收入結構將更加多元化。
另有關注影視板塊的私募機構人士認為,電影產品對于影視公司的業績不穩定性較強,因此仍然要考察公司的長期運營能力。
“一部超高票房電影可能是偶然,但如果連續有類似的作品則是對公司運營能力的考驗。”上述私募機構人士表示,“只有這類影視企業才值得長期投資。”
不過安信證券分析師焦娟2017年底時,則對北京文化這方面的能力給予了肯定,“公司具備獨到選片能力及較強成本控制力,有望再創票房佳績。”焦娟表示,“整合公司內部組織架構,充分協同各業務板塊。”
在其看來北京文化經過一年半的整合正在向平臺化經營模式發展。
“考慮到2018年全國票房預計將穩定增長,公司較強的電影制作、發行能力將助力公司行業地位進一步提升,為公司貢獻較大的業績彈性。”焦娟表示,“同時公司精品劇、經紀業務穩健;公司以影視IP授權為核心向泛娛樂領域拓展,也有望成為未來業績增長點。”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