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紙公告再度將業內目光聚焦至“南北船”的合并問題上來。中國船舶(24.670, 0.00, 0.00%)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稱,截至目前,本次資產重組尚未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前置審批意見。但預計公司將于2018年2月26日前及時履行相關決策程序,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本次重組方案。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船舶在今年1月4日發布的公告中稱,公司預計將在2018年2月25日前取得國務院國資委對本次重組方案的原則性同意意見。
中國船舶作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民用船舶業務上市平臺,雖然其股價在2007年10月份曾突破每股300元,但近年來,由于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受到全球經濟形勢、國際船舶市場深度調整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船舶的凈利潤也出現下滑。繼2016年凈利潤虧損26億元后,中國船舶1月30日發布的2017業績預告稱,預計凈利潤虧損22億元-25億元。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船舶行業持續虧損,除受國際船運業整體不景氣等因素影響外,勞動力成本上漲和原材料價格提升同樣加劇了造船企業的經營壓力。對于船舶行業來說,在當前深化央企并購重組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大環境下,進一步推動行業整合在所難免。尤其是對中國船舶來說,為幫助企業擺脫經營困境,推進重組整合顯得更為迫切。
在中國船舶業,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與中船重工有著“南船”、“北船”之稱。市場對于“南船”、“北船”的整合報以高度關注。國資國企改革專家周麗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南船”、“北船”合并的可行性來看,中船集團作為第一批混改試點企業,目前已形成明確的混改思路,即優先選擇在純民品、競爭性強的業務領域,引入各種所有制資本,優化國有股權結構。而中國重工(5.990, -0.23, -3.70%)此前通過債轉股,有效降低了公司的杠桿率,增強了其資本實力,減輕了財務壓力,也提升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對于這兩家企業來說,通過重組整合可以形成合力,以便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