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2 10:2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0后小伙借錢炒股,負債人生逆襲!”“經濟學家呼吁年輕人你要敢于負債!“媒體鼓吹年輕人為什么窮,因為不敢負債!”融36
“80后小伙借錢炒股,負債人生逆襲!”
“經濟學家呼吁年輕人你要敢于負債!“
媒體鼓吹年輕人為什么窮,因為不敢負債!”
融360小編(微信ID:rong360licai)每次看到有新聞報道想說:每個硬幣都有兩面性,增加負債、放大杠桿的同時,也需警惕負債風險!
為什么中國年輕人越來越敢負債?
“量入為出”是中國老一輩人過日子的準則,“花了再還”則正在成為中國年輕一代的生活態度。在過去,中國人怕欠債,以欠債為恥,“量入為出”是中國老一輩人的思想;現在的年輕人身后背了一身債,但是日子卻過成了詩……
90后小馬是最典型的中國年輕一代:他經常使用信用卡,還從網絡平臺螞蟻花唄貸款消費,到了要還錢的緊要關頭,這位家中的獨子也會從父母那里拿點錢。
小馬的母親說,家里人會用這個開玩笑:“我會說這是借錢,他會說自己當然同意。但至少到現在,他一點也沒還過。”
而小馬76歲的奶奶顯然也深深體會到了消費觀的這種完全顛覆,她一輩子只負債過一次,金額100元。
中國前幾代人節儉的消費觀讓中國成為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但據報道稱,中國18歲到35歲的年輕一代對信貸消費有著前所未有的熱情。有數據顯示,中國年輕一代身背的債務達到了他們月收入的18.5倍,這不僅遠遠高于自己的父輩,在亞洲同齡人里也排在最高一檔。
有咨詢機構預測稱, 未來五年內中國消費信貸額還將翻倍,達到530億元人民幣。這其中房貸自然占據著最大比例,不過根據BMI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信用卡貸款和其他消費貸款占比已經從2015年的3.6%,上升到如今的15%。
年輕人都去負債了,暗藏的風險你考慮過嗎?
父母安全后盾,但并不是沒有危險
如今有父母作為財務安全后盾,但這樣做并非沒有危險后果。融360小編(微信ID:rong360licai)認為中國年輕一代沒有意識到負債的危險性,也沒有為經濟下滑做好準備。像小馬這樣的年輕人,未來將面臨相當重的財務負擔,因為中國接下來會有壽命不斷增長的老年人們,和新進出生的“二孩”們。
銀行也并非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可能風險,但一家上市銀行的信用卡部門工作人員向小編表示,“90后”們的父母基本都還沒退休,在財務狀況上都比較安全,而且銀行是不怕信用卡違約的,因為這恰好是利潤點之一。
融360小編觀察到,最近關于學生貸款的負面消息很多,為什么針對學生下手?道理很多:1父母的隱性擔保;2學生炫耀性消費大;3學生不讓辦大額信用卡;
所以盯上這些學生,那可真是一本萬利。融360小編不想在道德上批評那些做學生貸款的,只是想說,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是不是有些制度需要跟進?
富人和窮人的負債成本不同
比如你去銀行申請信用卡的時候,有些銀行會跟你說為你準備了一份貸款,問你要不要。這個時候如果你的確比較缺現金,選擇了要,那你麻煩了,你會發現有些銀行的此類貸款利率至少在10%以上。
還有就是信用卡的分期付款。這也算是一類貸款,銀行借給你錢消費,你每期還錢,典型的貸款。但是你有算過分期的成本有多高么?記得之前有人詳細計算過,融360小編(微信ID:rong360licai)我也算過自己的兩張信用卡的分期成本,都在12%以上。
然而富人去貸款的話,如果有抵押,這么高的利率也會嚇一跳。但相對于窮人,富人更有時間和精力去找尋可以使財富增值保值的投資領域。錢借來,是需要還款,而富人能接觸多收益更多的投資機會。如投資房地產和信托產品等等,對于富人而言,只要投資收益高于負債成本,而風險自我判斷可以承擔的,就可以負債進行投資。
例如貸款利率在7-8點左右,找到收益率10點左右的投資項目,當中就有2-3點的利差。富人的借貸機會更多,風險比窮人更低,借款的利率更低,也更容易達到某些投資的門檻(如信托產品門檻為100萬以上)。像一些年輕人或者收入低的家庭,更多的是收入用于生活和消費,尚沒有到投資等階段。所以這也就是融360小編想說的:別再忽悠年輕人負債了,因為大家的成本不一樣,風險承受能力更不一樣!
想把芝麻分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就到微信號:融360財秘(rong360licai)回復【芝麻】獲取【芝麻信用分提升攻略】。
熱門
相關新聞